工业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

admin 提交于 周三, 12/07/2016 - 17:44
瓦特像

为什么是英国?

  1727年3月20日,򰚍򿖜(牛顿)在򽴐򽢏(伦敦)逝世。以此为标志,第一次科学革命顺利结束,英国知识界的思想已经焕然一新,而欧陆知识界的思想也即将因为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积极引介򰚍򿖜的自然哲学而发生同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在英国悄悄拉开了序幕。与򰞯򰇢򰘸(哥白尼)时代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带有强烈复古主义色彩的򰞯򰇢򰘸日心说的提出宣告了一场革命的开始一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人能意识到这场技术革命比“地理大发现”更为彻底地改造了文明时代以来的人类社会。甚至直到今天,我们对于工业革命的理解,仍然还有不够深刻之处。

  中国学界一般认为工业革命一共有3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蒸汽技术革命,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电力技术革命,发生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则包括核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主要发生在美国。这种划分以能源革命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本书沿用了这个观点。但是深究起来,工业革命绝对不只是能源革命,甚至不只是自然技术革命,而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为社会技术革命,特别是管理技术革命。只有把各种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革新都考虑进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工业革命的鼎革性质。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这当然又可以找出许多原因。在第六章已经提到,英国和法国在1338–1453年间进行了长达116年的“百年战争”。这场战争除了促成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英国和法国的形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因为法国最终获胜,英国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所有据点,已经不可能再像古򰜷򰌱(罗马)帝国那样称霸欧洲,这就迫使英国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本国狭窄的土地满足经济运转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面向海洋发展,加入到“地理大发现”的队伍中来。

  就在百年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地方贵族大量圈占土地作为私产,一开始是圈占公有土地,进而圈占农户的私有土地。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地产,不得不痛苦地涌入城市求生。我们不多讨论圈地运动的原因和恶果,只强调它有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两个作用:第一,圈地运动把原本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场,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圈地运动制造的城市无产者大军,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在圈地运动之后发展的新农业技术中,򰙹򰐃򰡭(诺福克)轮作制(Norfolk four-course system)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知道,中世纪农业革命的一大进展就是建立了三田轮作制,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轮作制则是把三田轮作改成四田轮作,每个田块上先后种植大麦、小麦、苜蓿和芜菁。其中,大麦和小麦是粮食作物;苜蓿是绿肥作物,除了供作牲畜饲料,另一个重要用途是通过其根瘤的固氮作用为土壤增肥,补偿轮作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芜菁也主要供作牲畜饲料。因为多种了一茬苜蓿或芜菁,更多的牲畜可以顺利越冬,这就大大提高了肉类的产量,满足了英国人对肉类的需求。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重要的经验:一个国家要顺利实行工业化,首先应该有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最好是能够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

  英国取代򰭪򰈨򱅋(西班牙)和򰤫򰝚(荷兰)成为“海上霸主”,则是英国向海洋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很早就参与了“地理大发现”,并且最终战胜了򰊇򰖢򱅋(葡萄牙)成为“海上霸主”,但是由于国内封建势力还很强大,򰭪򰈨򱅋没能充分利用海外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对殖民地更多采取了暴力掠夺勒索原材料的利用方式,这就使򰭪򰈨򱅋的国力并没有因为占领了大量殖民地而提高。由于英国和򰭪򰈨򱅋之间的矛盾,1588年,򰭪򰈨򱅋决定入侵英国,两国的舰队在英格兰南海岸外展开激战,򰭪򰈨򱅋昔日引以为傲的“无敌舰队”损失过半,海上势力大为衰落,最终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有关这场海战的更多情况,在第十一章中还会继续介绍。

  򰭪򰈨򱅋衰落之后,򰤫򰝚乘虚而起,成为新的“海上霸主”。򰤫򰝚本来也受򰭪򰈨򱅋统治,但是在16世纪后期掀起了独立运动。򰤫򰝚和򰭪򰈨򱅋之间的战争,从1568年开始断断续续打了整整80年,其间,1581年北方七省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宣告独立;1609年򰭪򰈨򱅋与򰤫򰝚签订停火协议,事实上承认了򰤫򰝚独立;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则从法理上最终确立了򰤫򰝚的独立。在这场“八十年战争”期间,作为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的򰤫򰝚的海上力量不断强大,从򰊇򰖢򱅋、򰭪򰈨򱅋手中夺取了大量殖民地。򰤫򰝚对殖民地的利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和򰭪򰈨򱅋类似,暴力掠夺和强制勒索占了不少比重。但因为򰤫򰝚的资本主义十分发达,通过򰤫򰝚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活动对殖民地进行压榨,成为它和以后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英国)利用殖民地的新方法。

  然而,򰤫򰝚本土终归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国力有限。当它霸道的商业行为引发了英国的强烈不满之后,它新夺来的“海上霸主”地位也就不可避免要再次易主了。1652–1674年间,英国和򰤫򰝚先后发生三次战争,虽然第二次英国失败,但第一、三次英国都获得了胜利。从1672年开始,򰤫򰝚还陷入了和法国的战争。由于在这一串的战争中接连失败,到18世纪初,򰤫򰝚即丧失了海上的优势地位,英国终于成了新一任的“海上霸主”。特别是1756–1763年间,英国又在“七年战争”中战胜了法国,这“海上霸主”的地位便坐得更牢固了。对于海权和海外殖民地的牢牢把握,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都创造了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

  说到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件事必须提及,那就是1624年英国制定了《垄断法规》,被誉为全世界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专利制度起源于封建时代的特许经营制度,到了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便顺势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延伸,相当于把非实体的知识(文化)作为资产而私有化。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资本家竞相通过专利保护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又奠定一块基石。有了专利法之后,当我们说某人在某年发明了某项自然技术之时,实际意思往往是说,他是在这一年给这项自然技术申请了专利。

  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更为直接的原因在于到18世纪,英国已经面临了严重的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17世纪末,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约550万,18世纪末更是增加到900万。大量的人口除了需要足够的粮食之外,还需要足够的生活用品,这对英国的经济是很大考验。与此同时,由于造船、炼铁和当作其他燃料之用,英国的森林几乎已经砍伐殆尽,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因为木材大为涨价,也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正如没有野生生物资源危机就不会有农业革命、没有陌生人危机就不会有文明革命一样,这一轮新危机的到来,迫使英国人加快了寻找解决方案的速度。

  最后,英国能够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直接原因,在于它有充足的铁矿和煤矿资源。英国的金属矿藏比较贫乏,但幸运的是铁矿尚多,主要分布在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在18世纪时尚能自给。更重要的是,英国的煤储量相当丰富,煤田广泛分布于英格兰中、北部,򱂡򰞯򰝚(苏格兰)南部和򱈘򰄤򰶳南部。就和粮食的情况一样,假如没有稳定的能源和主要结构材料的供应,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之路也将会颇费周折。当英国工程师因为木材和木炭极度缺乏,不得不考虑用丰富的煤来代替它们作为燃料和炼铁的还原剂的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开始了。

竞相追赶的技术发明

  煤是古代的植物遗体被掩埋之后,在高压环境下逐渐炭化形成的矿物。根据煤化程度也就是碳含量的不同,一般可以把煤分成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4类,按着这个顺序,其煤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绝大多数的煤里总是不免会有点杂质,其中主要成分是硫;本身,成煤的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就含有硫,有的煤田在成煤过程中还从外界沾染了更大量的无机硫。含硫高的煤,燃烧起来会冒出浓烈的烟气,其中含有刺激性的、有毒的二氧化硫。显然,这样的煤既不适合用于烤面包,又不适合用于家庭取暖和照明。

  同样,这样的煤本来也是不适合炼铁的。传统的炼铁法是高炉炼铁,必须把木炭和铁矿石混合在一起。木炭在这里身兼二职,一是通过燃烧,让矿石达到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二是在化学反应中起还原剂的作用,把铁单质从矿石中还原出来。然而,单纯把煤和矿石混在一起是达不到反应温度的,不仅如此,煤中的硫对于铁的品质也有很大的损害。因此,如果要用煤作燃料来炼铁,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升煤的发热量,让炉温能够达到反应水平;二是减少其中的杂质,避免它们影响铁的质量。

  1709年,英国工程师򰄁򰆺򰛧򰦔•򰒭򰇄(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 1678–1717)找到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先对煤做一番预处理,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把它先炼一下。这样炼过的煤,其中的杂质会挥发掉不少,不仅提高了碳含量——也即提高了发热量——而且减少了硫的含量。这个预处理过程就是炼焦,所得的产物是焦炭。当然,焦炭炼铁的实际发明过程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在适用于木炭的旧式高炉里,即使是焦炭也仍然无法让炉温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尽管򰒭򰇄实验的详情今天已经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猜测,他一定是经历了反复的试错过程,才终于找到了最终的解决方案,即改造旧式高炉,为之安装一套新式鼓风装备,由此提高焦炭的燃烧效率,从而增加炉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指导过他——事实上,那时候连化学界都不知道在炼铁过程中还有种叫做“氧”的东西在发挥作用。

  򰒭򰇄是英格兰西部的򰶳򽴥郡(什罗普郡,Shropshire)人(򰳗򰄤򱂫•򰒭򰄤򱉀/查尔斯•达尔文也是该郡人),他的生平可以视为那个年代英国工程师的代表:虽然祖上有一点贵族血统(他的曾祖母是一位贵族的私生女),但到父亲一代只是自耕农,再下一代的򰒭򰇄更是离开土地,到城市的工厂里面去做工。򰒭򰇄早年是򰆺򰏖򰦔(伯明翰)一家麦芽糖厂的学徒。学徒期满之后,他自立门户,到򰇉򰛶򱂫򰖻򰄤(布里斯托尔)创业,和别人一起制造出售家用铜锅,后来又制卖铁铸锅,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1708年򰒭򰇄离开򰇉򰛶򱂫򰖻򰄤的公司,回到老家򰶳򽴥郡开办铁厂。新式焦炭炼铁法的发明,使铁厂生意兴隆,򰒭򰇄家族也因此发达起来,一连四代都以򰄁򰆺򰛧򰦔•򰒭򰇄作为姓名。为了区分这几辈祖孙,上面提到的第一代򰄁򰆺򰛧򰦔·򰒭򰇄后来被称为򰒭򰇄一世。

  生铁冶炼技术得到革新之后,钢和熟铁的冶炼技术也陆续得到革新。1750年򰧁򰿞򰎤(亨茨曼,Benjamin Huntsman, 1704–1776)发明了坩埚炼钢法。这一技术的关键是找到能够耐受1,600°C高温的黏土,用来制作坩埚。有了这种耐受高温的坩埚,򰧁򰿞򰎤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炼出了液态的钢水,这样冶炼的钢在性能上超过了以往的渗碳钢。1784年,򰡭򰕵(科特,Henry Cort, 1741?–1800)发明了利用煤来冶炼熟铁的“搅炼”法,原理类似于中国在近2,000年前发明的“炒钢法”,也是通过不断搅拌铁水、让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杂质的方法减少生铁中的碳含量,从而得到耐锻打的熟铁。至此,英国钢铁业的发展彻底摆脱了木炭,再也不受森林资源的限制,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有了大量的优质钢铁,英国工程师们为它们找到了很多新用途。出身铁厂商人家庭的򱈘򰄤򰩜򰯝(威尔金逊,John Wilkinson, 1728–1808)就是一位极为擅长使用钢铁制造工具的发明家,以至被人送了一个“铁疯子”(Iron-Mad)的绰号。1779年,他和򰒭򰇄家族的򰒭򰇄三世合作,在򰶳򽴥郡建起了英国第一座铁桥,保存至今,已经成了著名的工业文化遗产。1798年他又建造了第一艘铁船。򱈘򰄤򰩜򰯝对铁是如此热爱,他死后就下葬在铁棺材里面,连墓碑也是用铁打造的。同样,如果没有大量优质钢铁,显然也不会有人舍得把辛辛苦苦冶炼出来的铁铺在地上做成铁路。

  钢铁冶炼和其他需要用到煤的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用煤量的增加,把煤炭产量不足的问题暴露了出来。由于表层的煤矿越采越少,矿井不可避免要越挖越深,矿井积水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除了煤矿,其他一些矿井也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传统上人们使用畜力推动抽水机抽水,但畜力的局限性非常明显。这个难题自然又迫使工程师们去寻找一种高效的动力。1712年,򰚍򰡭򰎩(纽科门,Thomas Newcomen, 1664–1729)终于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

  򰚍򰡭򰎩发明蒸汽机,一开始纯属灵感突发——他和助手偶然发现,如果把热蒸汽通入一个一头是活塞的圆筒,蒸汽冷却之后活塞会自动向圆筒内部推动,产生动力。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大气压力在发挥作用,但是򰚍򰡭򰎩并不清楚这一点,也就是说,他的发明根本不是在科学指导下完成的。事实上,򰚍򰡭򰎩只受过初等教育,在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当了一名锻工,即使把򰚍򿖜有关力学的巨著摆在他面前他恐怕也是看不懂的。򰚍򰡭򰎩的蒸汽机虽然最终具备了实用性,但是其效率却很低,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动力的汽缸需要交替加热和冷却,在冷却的时候,仍在燃烧的煤就白白浪费了。因此,򰚍򰡭򰎩蒸汽机只能用在煤矿里面,这样可以就近获取燃料;只要离煤矿稍远一点,燃料的运输成本就让这种蒸汽机用起来显得不划算了。

  在򰚍򰡭򰎩之后,有两位工程师沿着不同的思路对蒸汽机做了改进。򱂫򰍀򰔯(斯米顿,John Smeaton, 1724–1792)保留了򰚍򰡭򰎩蒸汽机的基本设计,只是通过不断改变零件的尺寸来改进它,最终将其效率提高了一倍。򱇦򰕵(James Watt, 1736–1819)则另辟蹊径,改变了蒸汽机的基本设计。考虑到汽缸交替加热和冷却非常费煤,򱇦򰕵在1765年想到可以把热蒸汽导到一个单独的冷凝器中冷却,这样汽缸可以始终保持加热状态,自然就充分利用了燃煤。򱇦򰕵蒸汽机的营销非常得法,加上机器本身性能的确优良,几乎可以用在一切需要动力的地方,所以很快就在英国普及开来。前面提到的򱈘򰄤򰩜򰯝,就把蒸汽机用作钢铁冶炼的鼓风动力和锤锻加工的动力,使钢铁业又摆脱了依赖水力的限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改良蒸汽机设计的想法也是来自突然迸发的灵感,但是在中国非常出名的򱇦򰕵小时候看到水蒸汽顶开水壶盖子而产生了发明蒸汽机的想法的故事却纯属虚构。

  在18世纪,英国纺织业的发展则更戏剧性地体现了不同生产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况。当时,英国已经把它的一些海外殖民地打造成了棉花原材料的供应地,起初以北美洲为主,美国独立之后,则以򱆴򰒼򰄋和򰄟򲹂򰕵(埃及)为主。大量的棉花运到英国本土,需要先纺成棉纱,才能织成棉布。这样一来,纺纱和织布就成为两个紧密相关的工序,织布工序的技术革新会造成纺纱工序遇到产能瓶颈,逼迫后者也进行技术革新,反过来又让前者遇到产能瓶颈,逼迫人们再进行新一轮的织布技术革新。

  这种你追我赶的技术革新的详情乃是这样:首先是򱆖򰦔•凯(John Kay, 1704–1779?)在1733年发明了“飞梭”织布技术,加快了织布的速度。5年之后,򱈓򰄋򰕵(怀亚特,John Wyatt, 1700–1766)发明了新纺纱机,初步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但是因为新纺纱机容易出故障,维修费用不菲,工程师们仍然在努力寻找更好的纺纱机的设计方案。最终,򰤡򰄤򰞯򰛶򴠹򱂫(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 1720–1778)在1765年发明了原理不同于򱈓򰄋򰕵纺纱机的“򾱟򰘸(珍妮)”纺纱机,又一次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1768年,򰄁򰄤򰡭򰜔򰕵(阿克莱特,Richard Arkwright, 1732–1792)剽窃了他人的知识成果,“发明”了用水力驱动的򱈓򰄋򰕵纺纱机,同样也提高了纺纱效率。在一段时间之内,“򾱟򰘸”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各有千秋,分庭抗礼,直到1779年򰡭򽱆򰊇򿖜(克朗普顿,Samuel Crompton, 1753–1827)发明了结合二者优点的“骡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新纺纱机是两种技术“杂交”出来的,就像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一样)。1785年,又有人用蒸汽机取代水力作为驱动纺纱机的动力。

  经过这一番技术变革,纺纱工序的效率反超了织布工序,使工程师不得不再去想办法改革织布技术。1785年,򰡣򰄤򰕵򰜔򰕵(卡特赖特,Edmund Cartwright, 1743–1823)发明了动力织布机,最初是靠畜力驱动,1789年之后也改成用蒸汽机驱动。从此,纺织行业就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化。有的学者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取狭义理解,并不把能源革命包括在内,这样的话,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就是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制造业大发展之后,又暴露出了物流业——也就是运输业的短板。在18世纪,陆上运输仍然只能靠马拉货车,这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起初,人们想到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水运,依靠天然河流和人工兴建运河满足大运力的需求,但这终归不是长远之计。虽然在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不断有人成功制造出蒸汽船,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工程师򰐃򰄤򿖜(富尔顿,Robert Fulton, 1765–1815)在1803年建造的蒸汽轮船,但是由于当时的蒸汽机体积过大,实在无法用于驱动陆上交通工具。

  其实,在1800年,英国工程师򰕵򰛶򴠲򾝔(特里维西克,Richard Trevithick, 1771–1833)就已经发明了一种新型蒸汽机,通过用高压而不是常压蒸汽作为动力的新方式,他成功减小了这种新型蒸汽机的体积。򰕵򰛶򴠲򾝔起初希望能用它来取代旧式的常压蒸汽机,但是由于新发明触动了򱇦򰕵等人的既得利益,这种小型蒸汽机始终没有打开销路。无奈之下,򰕵򰛶򴠲򾝔决定把小型蒸汽机用于驱动机车在轨道上运行,试图在陆上运输领域打开局面。不幸的是,他研制的蒸汽机车性能不高,速度比马车还慢,实在缺乏竞争力。

  然而,򰕵򰛶򴠲򾝔的发明却启发了򱂫򰕵򰑧򾗻(斯蒂芬逊,George Stephenson, 1781–1848)。1814年,򱂫򰕵򰑧򾗻也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以小型高压蒸汽机驱动的机车。尽管򱂫򰕵򰑧򾗻的机车在一开始也是问题频频,但他的运气比򰕵򰛶򳤡򴪻要好,凭借一点一滴的不断改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铁代替木材制作车轨),最终让机车运输胜过了马车运输,在英国普及开来。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公共铁路——򱂫򿖯򿖜(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竣工,1830年,򰎤򰳺򱂫򰕵–򰛶򶨸򰊇(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竣工。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各地都掀起了一场建设铁路的热潮。铁路运输的发展,又促进了钢铁业的发展,使英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在19世纪前期继续不断革新。

  蒸汽机的发明,还带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机床纷纷得以发明,򱓰򰒷򱂫򰛶(莫兹利,Henry Maudslay, 1771–1831)更是因其多方面的贡献而被尊为“车床之父”——虽然他并不是车床的发明人。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各种新技术,可以大致划分为6个技术群,这就是冶金技术群、采矿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纺织技术群、交通运输技术群、机械制造技术群。这几个技术群相互促进,你追我赶,最终带动了整个工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世纪中叶,历时100多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人类从此进入了工业时代。当然,我还是要再提醒大家一句——这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和科学无关。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

  从族群竞争的角度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首先当然是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的进一步稳固。本来,英国海上霸主的身份就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工业革命的完成,更是大为加强了英国国力。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937–1901年在位)统治的“򴠲򰡭򰕰򰛶򱅋时期”前期是英国的鼎盛时期,有“日不落帝国”的雅号——这是形容它的海外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各个经度,一天里的任何时候,太阳总会照在某一块殖民地的上方。尽管英国国力在򴠲򰡭򰕰򰛶򱅋时期后期开始衰落,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始终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英国国力强大的根本,在于它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了第一家“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了全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在世界贸易总额中也占了将近1/5的份额。19世纪中叶,英国的棉纺织品中有80%都出口国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英国更是几乎垄断了整个机床业,这样一来,其他任何国家要制造自己的机器,都不得不从英国进口机床。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银行业,在1694年成立了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金融业更是大为发展,出现了成百上千家私人银行,1773年又在򽴐򽢏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后来成为欧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与此同时,英镑也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贸易中起到了统一清算货币的作用。英国因此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发端。

  不过,19世纪的世界金融体系和现在的金融体系还是有一点重要区别,就是那时的货币数量较少,因此可以实行金本位制度——银行以黄金这种实实在在的贵金属作为信用来源,发行纸币这种本身并无价值的货币符号。而且,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通常情况下,纸币和黄金都还是可以自由兑换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制度逐渐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1944年,虽然在美国主导下重建了新的金本位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但到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体系也就崩溃了。从那时起,黄金就再也不是货币的信用来源了。如今,随着美国经济危机愈演愈烈,颇有一些人希望国际上恢复金本位制度,认为能有效避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投机。但是,即使不谈黄金的开采量已经根本无法跟得上价值的创造速度,单从金融史研究来看,金本位制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货币价值僵硬地和黄金储备挂钩,国家因而丧失了利用金融作为社会技术来调控宏观经济,以及在国际间进行“金融战”的能力。因此,仅仅从族群竞争的角度来看,金本位制度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让国家自缚手脚的作用。

  另外,在一些自称的金融学通俗读物里面,从19世纪初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开始,似乎全世界就都掌握在一个神秘的犹太家族——򰛬򱂫򰴄򰄤򰒷(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手里,此后,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大事件(包括一战和二战)都和这个家族有关,甚至就是这个家族直接在暗中挑起来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是对历史的严重曲解。另一种类似的、更大规模的阴谋论,则是认为近现代的历史都是由一个神秘组织——共济会(Freemasonry)推动的,而这个组织的主要成员都是犹太人,򰛬򱂫򰴄򰄤򰒷家族当然也是共济会家族的成员。当然,客观地说,这些阴谋论背后并非完全没有反映真实的历史。比如流散在欧洲犹太人在历史上长期遭到基督教世界的歧视的迫害,从中世纪以来,很多人只能被迫做高利贷商人之类基督教徒不屑做的金融工作。因此当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起来之后,犹太人的确利用其职业优势掌控了较多的金融资源;不同国家的金融寡头和资本寡头又互通声气,这样就结成了国际性的利益集团。这样的国际利益集团当然可能参与到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中去,但是说这些事件都是他们一手策划的,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由于英国在实体经济、金融业以及海上运输业方面都占据了优势地位,为了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一些经济学家便提出了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经济政策和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主张打破贸易堡垒、完全靠开放的市场配置资源,这就是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经济学。򾦽򽠯•򱂫򰍀(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大师,他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视为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开山之作。򰓟򴦕•򰛶򰿏򰄤򰒲(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则是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完成者。在古典自由主义政策提出之前,欧洲的资本主义都是结合了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并不愿意把本国市场开放给外国,为的就是保护本国经济,增加国库收入。就连英国自己,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18世纪初,也禁止直接从亚洲进口染色棉布和丝绸成品,只允许进口白棉布和生丝,为的是保护本土纺织业者的利益。18世纪英国的关税在欧洲也是最高的。但是到19世纪初,英国却积极在国际上推广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目的则是破坏这种壁垒,利用本国经济的绝对优势从国际贸易中攫取更多的利益。自然,当英国在19世纪后期衰落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不得不中止,而重新回到民族主义资本主义的老路上来。

  当然,工业革命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实现了文明世界的第二次城市化。在第三章中我们讲过城市化是文明起源的标志。但是,这第一次城市化是农业时代的城市化,它只是在一个社会内部确立了“五流”(物流、人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并且营造了非常有限的陌生人社会而已,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农业社会的文化气质。只有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由于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融入工业经济体系之中,一种结合了工业时代色彩的城市生活才终于创造了一种新颖的文明——现代城市文明。今天英国的主要城市,除了򽴐򽢏、򰇧򰄤򰏯򱂫򰕵(贝尔法斯特)、򰇉򰛶򱂫򰖻򰄤等传统行政中心城市之外,很多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如򰎤򰳺򱂫򰕵是英国“棉都”,򰛶򰼯(利兹)是“毛都”,򰆺򰏖򰦔、򰶟򰐡򰄤򰒷(设菲尔德)、򰚍򰡣򱂫򰄤(纽卡斯尔)、򰞯򰛧򱂫򰞯(格拉斯哥)以冶铁为支柱产业,򰛶򶨸򰊇、򰊇򰛶򰍨򱂫(普利茅斯)、򰊇򰿭򰍨򱂫(朴次茅斯)则是重要港口。今天,在英超联赛的球队名称里,你往往仍然可以找到这些大城市的名字,如2013–2014赛季参加英超联赛的20个足球队中就有򰛶򶨸򰊇队、曼(彻斯特)城队、曼(彻斯特)联队、򰚍򰡣򱂫򰄤联队等。

  现代城市文明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基本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的作用。第一个因素是工业创造的新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对此,我们下一章讲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再详述,这里先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现代城市文明对时间的强调。在农业社会,多数人对于守时没有很深的概念,但是在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守时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第二个因素则是陌生人社会的普遍化。它在更深层次上塑造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特色。还是在农业时代,人们就发现,城里人显得比较文明,而乡下人显得比较粗野。在򰛧򰕒(拉丁)语中,从urbs(城市)这个词派生出的形容词urbanus有“文雅的、有教养的”之意,而从rus(乡村)这个词派生出的形容词rusticus有“粗野的、无教养的”之意,这两个词借入英语后成为urbane和rustic,仍然具备这样的含义。在古汉语中,“野”本来指城邑周边的乡村,后来也引申为“粗鲁”之意(孔子就曾骂他的弟子仲由是“野哉,由也”,而今天我们也还在用“粗野”“野蛮”这样的形容词)。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乡村是有限、封闭的熟人社会,只要遵循了这个社会里的几条守则,大家就可以和平共处;但不同的乡村因为守则不同,彼此却可能视对方为完全没有共识的怪物、敌人。相比之下,城市是开放的陌生人社会,在城市形成的过程中,迁入的每个熟人小圈子都有自己的守则,也都频繁遇到其他小圈子的守则,为了和平共处,最后大家只能尽量取这些守则的“公倍数”,每个人都遵守所有小圈子的守则,于是城市人的礼数就显得繁缛复杂,但也因此显得文雅有教养了。

  另外,在一定的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城市化通常可以造就城市人口的普遍富裕,使城市中形成庞大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在19世纪,中产阶级被叫做“小市民阶级”(bourgeoisie,或音译为“򰇉򰄤򰨾򱅋/布尔乔亚”),在򰌱򰡭򱂫的语言中则叫做“小资产阶级”(petty bourgeoisie,或半音半意译为“小򰇉򰄤򰨾򱅋”)。中产阶级的普遍富裕,深刻塑造了其种种心理特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解决了起码的生理需求之后,中产阶级更为注重安全需求(如财产安全)、情感需求(如爱情)、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和平、爱、奋斗不可避免成为中产阶级钟情的价值观。演化心理学则指出,人的财富越多,就越喜欢孤独,越不喜欢同他人交往,不愿意受他人干涉,因此中产阶级对于自由(更准确地说是消极自由)也非常重视,不仅憎恶国家对个人自由的不必要限制,对于国家对个人自由的一些合理限制有时也不能理解,因而往往成为各种无政府主义(anarchism)的拥护者。当然,򰌱򰡭򱂫早就指出,由于中产阶级掌握了一定的财富,时刻担心失去它们,所以在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时显得比较软弱,对于社会革命首鼠两端,犹疑不决,这就是所谓“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自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剧烈社会变革,以及新文明形成初期的种种丑恶现象,也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激发他们的退步主义情绪。就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发展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艺界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以诗歌界的运动最为出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前期的“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柯勒律治,Samuel T. Coleridge, 1772–1834)和򱃄򱂺(骚塞,Robert Southey, 1774–1843),以及后期的򰇢򰝩(拜伦,George G. Byron, 1788–1824)、򰮰򰜔(雪莱,Percy B. Shelley, 1792–1822)和򰧮򰿭(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前期浪漫主义诗人思想比较消极,只是一味歌颂工业时代越来越不容易见到的乡村田园景观,退步主义色彩浓厚。后期浪漫主义诗人则相当积极、激进。比如򰇢򰝩就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因为他为英国上层社会所不容,只好出走国外,最后参加了򰭪򰛧(希腊)的革命运动并死在那里。1816年,身在򱅚򰒭򰛶(意大利)的򰇢򰝩写下了名诗《򰛻򰒷(卢德)派之歌》(Song for the Luddites)。򰛻򰒷派是19世纪初英国手工业者组成的集团,反对以机器为基础的工业革命,甚至掀起了砸毁工厂机器的激进运动,因而遭到英国政府的残酷镇压。虽然򰛻򰒷派的反抗有合理的一面,但总的来说是逆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行。򰇢򰝩对򰛻򰒷派的热情讴歌,正是他那种用退步主义包装过的革命理想的生动呈现:

海外自由的儿郎
买到了自由——用鲜血;
我们,不自由便阵亡!
除了我们的򰛻򰒷王,
把一切国王都消灭!
等我们把布匹织出
梭子换成了利剑,
就要把这幅尸布
掷向脚下的独夫,
用他的腥血来染遍。
他腥血和心一样黑,
血管腐烂如泥土;
这血水却能当露水,
沾溉򰛻򰒷所栽培——
我们的自由之树!

  的确,英国最早创造的工业社会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充满了尖锐的阶级对立;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压榨,也使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摧残。除了英国向来有社会等级分化严重的传统之外,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英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赐。上面已经提到,򰌱򰡭򱂫(Karl Marx, 1818–1883)在年轻的时候就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的种种怪相,提出了哲学气息浓厚的“异化”概念。后来,򰌱򰡭򱂫的思想更为激进,大胆宣布了刚刚才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的命运——一定会被最具革命性的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所推翻,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最终会创造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虽然򰌱򰡭򱂫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退步主义者,而是一个极端的进步主义者,但是他和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都低估了资本主义创造的工业文明社会向正面发展的潜力。在򰌱򰡭򱂫晚年,他和挚友򰅴򰞯򱂫(恩格斯,Frederick Engels, 1820–1895)一边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组织工人起来反抗资本家,一边不得不与当时工人运动中的妥协派领袖如򰛧򱂍򰄤(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 1825–1864)以及欧洲的中产阶级思想家如򰊇򰛻򽢏(蒲鲁东,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杜林,Karl Eugen Dühring, 1833–1921)等展开激烈斗争。事实最终证明,当西方资本主义结束自由放任政策,开始施行福利政策“收买”工人、培植更多的中产阶级之后,򰌱򰡭򱂫主义中的激进派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失去了市场。今天,西方流行的“西方򰌱򰡭򱂫主义”(Western Marxism,简称“西马”)早已放弃了暴力革命,而被改造成了一种中产阶级哲学,򱅚򰒭򰛶共产党领袖򰞯򽱆򱂜(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提出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就是一个代表。俄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引入򰌱򰡭򱂫主义后,则继续坚持暴力革命思想,将其发展成为“东方򰌱򰡭򱂫主义”(Eastern Marxism,简称“东马”)。

福兮祸之所伏

  在长跑运动中常常有这样的景象:中途排在第一位领跑的选手,往往不能坚持第一的位置,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其他人所超越;但超越者也往往不是最后的胜者。类似地,在竞争中暂时获胜的族群,也往往难以把优势一直保持下去;排在它后面的族群会吸取其成功经验,回避其缺点,最终赶超到它的前面。这可能就是文明兴衰的一个主要机理。

  虽然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突出。首先是我们前面已经几次提到的,英国的社会等级分化严重,阶级固化,这虽然避免了类似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毁灭一切的极端暴力造成的惨剧,但也通过种种具体机制严重遏制了社会创新能力的迸发。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自然科学在19世纪逐渐和自然技术联姻,成为推动自然技术继续发展的动力(这是下一章的主题),以机械制造为例,它的发展就越来越离不开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知识。为此,就需要让包括工人在内的全民接受足够的科学知识教育,还要建立全民性的、普惠性的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新式工程师的摇篮。但是,英国的大学(如牛津、剑桥之类)长期主要是贵族子弟的专属学校,像򰚍򿖜这样的平民子弟必须通过特别的手段才能入学,一般人则通常只能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后就离开学校投身工作。直到19世纪末,全民性的高等教育才在英国普及,这不仅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欧陆的法国和德国。在英国,推动技术革命的工程师大都出身平民,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前面提到的򰒭򰇄、򰚍򰡭򰎩、򱇦򰕵、򱂫򰕵򰑧򾗻都是如此),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这就从智力资源上让英国错失了继续发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良机。

  与此同时,英国工匠协会的势力过于强大,技术传承方式还是落后的师傅向学徒传授的方式,出于保密的要求,彼此之间缺乏合作,因此不能形成紧密配合的企业群,大多数企业都是单打独斗。这些旧式工匠还常常比较保守,不到紧要关头不情愿接受新发明、新技术。򰕵򰛶򳤡򴪻的小型蒸汽机之所以没有被英国市场接受,除了򱇦򰕵从中作梗外,和当时应用了旧式蒸汽机的矿主、工厂主的保守态度也有很大关系。

  英国的贵族阶级对于新技术的推广也缺乏关注。事实上,他们一般都不愿意从事制造业,觉得它肮脏、卑下,有失贵族身份。相比之下,他们更重视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之类的干净、体面的产业。由于这些贵族阶级把持了英国政府,在他们的短视政策之下,英国没有对制造业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后来很快就被新兴的德国、美国等其他国家所超越了。

  最后,英国还缺乏或未能发扬后来美国大规模应用的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后面马上要介绍的标准化制造技术就只在英国的兵工厂中得到了极为有限的应用。因此,英国的制造业在本质上还是作坊生产,工业品的质量控制做得很不好,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严重,好的产品性能极为优越,令人叫绝,但次品率也相当高——这就是所谓“英国制造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工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工厂,与其管英国叫“世界工厂”,倒不如叫“世界作坊”更恰当些。

  在英国轰轰烈烈开展这场早就潜伏有缺陷的工业革命的同时,在大西洋彼岸新成立的美国,却埋下了新工业革命的种子。

  我们在这里不详述美国成立的过程,只指出两点:第一,美国的建国史并不像后来其官方史书描述得那样冠冕堂皇,比如1775–1783年间的独立战争实际上是在法国的支持之下才获胜的,如果没有法国的支持,美国很可能无法独立。第二,美国在独立之前就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文化,南部经济以雇佣黑人奴隶的种植园经济为主,北部相对来说比较“文明”一些,不赞同奴隶制。虽然有这样的差别,在19世纪初,美国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北方并不比南方强到哪里去。

  然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具备了发动工业革命的条件。第一,美国孤悬海外,远离欧洲的种种冲突和战争,有比较安定的外部环境。第二,通过不断向西扩张,美国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有了广阔的土地,就可以种植大量农作物,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而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正好又分布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而且基本上都在北部州的范围之内(品质较好的煤矿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麓和中西部的几个州,铁矿则集中分布在苏必利尔湖的南部和西部)。第三,美国的资本主义思想和英国一样发达,特别是很多北方资本家具有强烈的清教(Puritan)信仰,对利润的追求较之英国资本家有过无不及。第四,导致英国工业革命难以为继的那些因素,在美国基本都不存在。美国的社会平等性要比英国好得多,而且很早就建立了普惠性的高等教育。

  更重要的第五个条件,则是美国从他们的恩人法国人那里学来了标准化制造(standardized production)技术。所谓标准化制造,就是对构成机器的每个零部件都建立其制造标准(standard),实现零部件之间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这样,只要通过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制造足够的零部件,就可以快速组装出整台机器,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通过标准化制造,成品的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虽然性能不一定特别优秀,但次品率较低,保证了其性能的稳定性。

  尽管在工业革命以前也能找到一些类似标准化制造的实例,但一般认为法国军官򰞯򰛶򰆺򳤌򰄤(格利博瓦)尔(Jean-Baptiste Vaquette de Gribeauval, 1715–1789)是标准化制造的先驱,他于1776年在大炮的制造上使用了标准化制造技术(但没有做到零部件的可替换性)。可惜由于法国工匠的保守态度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一技术在法国的传承不幸中断。然而墙里开花墙外香,在法国工程师的帮助下,“车床之父”򱓰򰒷򱂫򰛶于1803年率先在英国兵工厂中实现了可替换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而通过法国工程师򰇉򰞂(布朗,Honoré Blanc, 1736–1801)和另一位法国军官򰒷•򰕿򱂍򰄤(德•图萨尔,Louis de Tousard, 1749–1817)的传授,标准化制造技术又传入了美国。在这个过程中,两位美国国父——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曾经想请򰇉򰞂到美国工作未果,但他努力搞到了򰇉򰞂的回忆录和论文;而򰕿򱂍򰄤先后两次赴美工作,与򱇦򰸺򿖜关系十分密切。顺便说一句:美国著名的军校西点军校的最初规划也是德•򰕿򱂍򰄤完成的。

  有了标准化技术,再加上英国人开创的机械制造,美国人在19世纪初成功地建立了所谓“美国制造体系”(American system of manufacturing)。根据现代学者考证,美国最早尝试美国制造体系的工厂也是兵工厂,包括著名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Springfield Armory,也译成“春田兵工厂”)和򰤡򰄤򰊛򱂫򰐒򰛶(哈珀斯费里)兵工厂(Harpers Ferry Armory),但是最早实现美国制造体系的却是򰡭򰙌򰕺򰡣򰕵(康涅狄格)州的钟表制造业。之后,两位工程师򱂜򰍀򾩼•򰘮򰄤򱂫(西米恩•诺斯,Simeon North, 1765–1852)和򱆖򰦔•򰤦򰄤(霍尔,John H. Hall, 1781–1841)才分别在1816年和1822年实现了步枪的标准化制造。

  在美国制造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美国发明家򱇵򰕵򰘸(惠特尼,Eli Whitney, 1765–1825)。早在1793年他就以发明򱇵򰕵򰘸轧棉机出名,这种新型轧棉机提高了把棉纤维从棉籽上剥离下来的速度,使轧棉工序在效率上能够和后续的纺纱、织布工序相匹配,因此也可以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大成果。由于򱇵򰕵򰘸的发明,美国南方原本已经衰退的棉花种植业和奴隶制又重获新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后来爆发南北战争,򱇵򰕵򰘸也有一份“功劳”。

  考虑到򱇵򰕵򰘸的名气,美国政府在1798年和他签定了一份在两年内生产1万支火枪的合同。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标准化技术,并成为它的大力鼓吹者,但是他自己却迟迟未能实现火枪的标准化制造,以致他接的这第一份合同最终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事实上,򱇵򰕵򰘸的工厂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久才实现了标准化制造。因此,尽管򱇵򰕵򰘸在宣传标准化制造思想方面有功,但把他尊为美国制造体系的奠基人就名过其实了。

  因为国土广阔,美国非常重视交通运输的效率,因此在铁路发明不久,就热情地引入了这项新技术。就在英国第一条公共铁路竣工之后3年,1828年,美国著名的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也开工了。1830年8月28日,在巴尔的摩举办了一场火车和马车的竞赛,虽然结果火车不幸落败,但很快马车的速度就比不上火车了。在下一章中我们会看到,正是铁路公司推动了电报的应用和企业管理技术的革新。

  1848年,在刚刚并入美国版图不久的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同时引发了南北两方对西部未开发的广阔土地的重视。为了争夺对这些土地的控制权,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南北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剧烈,终于在1861–1865年爆发了南北战争。经过这场惨烈的内战,南方向北方投降,这样就扫清了阻碍新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障碍。很快,美国就在北方的主导之下掀起了一场更大、更彻底的工业革命。

小结

● 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人类由此进入了工业时代。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为其奠定了稳定外部环境的海上霸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专利法的制定等,直接原因则是英国面临了严重的人口危机和资源危机。丰富的煤铁资源则是英国能够稳定进行工业革命的更直接保障。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各种新技术可以大致划分为6个技术群,包括冶金技术群、采矿技术群、蒸汽动力技术群、纺织技术群、交通运输技术群、机械制造技术群。这几个技术群相互促进,彼此追赶,最终带动了整个工业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上和科学无关,其间的各种技术创新是工程师通过不断试错获得的,几乎没有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

●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英国因而在制造业、金融业和海上运输业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形势,英国实行了自由放任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实现了文明世界的第二次城市化,除了创造了工人阶级这一新群体之外,也逐渐使中产阶级群体得到很大扩充,后者因而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主体人群。早期英国工业社会的种种问题,则不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艺家的退步主义思想,也催生了򰌱򰡭򱂫主义的激进思想。

● 然而,由于英国社会等级分化严重,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具体机制最终导致英国在19世纪后期失去了工业技术继续革新的动力,英国从此走向衰落。相比之下,18世纪后期新成立的美国则具备了多种适宜新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特别是标准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和铁路公司的成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添加新评论

文章分享到